前几天我朋友开着他那辆2015年的本田思域去保养,听别人说“机油越稠越保护发动机”,非要用5W-30的油。结果用了之后油耗直接飙到8个,去4S店检查才知道,他这代思域根本就不能用那么稠的油。维修师傅说再晚点来,发动机内部都该磨损了。现在大街上新车基本都写着“0W-20”,但不少老车主还是不太明白这数字到底是啥意思,用错的不在少数。
机油标号里的0W-20其实分两部分看。前面的“0W”是低温流动性,数字越小冬天启动越顺畅。比如说北方冬天零下十几度,0W的机油能立马流动,要是用10W的,冷启动时发动机里可能半天没油,零件干磨。后面的“20”是高温粘度值,数字越低夏天油越稀。现在发动机内部零件间隙越来越小,用太稠的油反而会增加阻力,就像给精密仪器涂牙膏一样,反而耽误事。


日系车基本全军覆没地用0W-20。丰田卡罗拉、本田思域这些家用轿车,发动机活塞间隙比以前小了30%,用稠油会增加油耗。连马自达那种讲究的老牌车企,最新的创驰蓝天发动机说明书都写着必须用0W-20。美系和欧系新车也开始改用,比如福特的1.5T发动机涡轮转速能达到20万转,必须得靠低粘度油快速润滑才能不烧轴承。混动车更离谱,丰田THS、比亚迪DM-i这些车型,发动机经常在开开关关,0W-20冷启动瞬间就能形成油膜,减少磨损。

不过不是所有车都能用。超过十年的老车比如2010年前的大众EA888发动机,零件都磨出缝隙了,用0W-20的稀油根本封不住,时间长了就会烧机油。还有那些常年拖挂房车跑沙漠的,高温高负荷下油太稀可能扛不住,得用10W-30这种稠的。
现在网上卖机油的都说“万能”,其实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。我刷小红书时看到有博主推荐全车型都用0W-20,结果评论区好多车主说车况变差。4S店师傅说,机油标号是车企在实验室里测了上万次才定下来的,本田L15C发动机要是用错了油,油耗直接多1.5个,马力还掉5%。
全合成机油现在成了趋势,0W-20基本都是全合成。国六新车保养周期能到一万公里,油还能用一年,省下来的钱够加好几箱油。不过新能源车来了,纯电车可能用不上了,但混动车还得看发动机情况。

现在去汽配城问机油,老板可能会推荐贵的,但最靠谱的方法还是看保养手册。手册上写“推荐用0W-20”的就用,写“最低5W-30”的千万别碰。有些老车虽然能用,但长期跑极端环境还是得听技师的。
0W-20机油现在基本成了新车标配,但老司机们得改改老观念。错的机油比没保养还糟,下次换机油前,花一分钟翻翻说明书比跟风省钱多了。